心灵各自有所归属,天堂或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 <失乐园>

读了很久这本书.内容实在太复杂了,做个笔记慢慢看吧.

绪论
  1. 了解批判性思维的本质.
  2. 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3. 用自己的话阐述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

1: 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一种对思维方式进行研究和思考.
2: 生活中各个地方都适用,
找出他的 目的、困难、信息、结论、假设、意义、主要概念观点
并检查他的 清晰性、准确性、精准性、相关性、深度、广度、重要性、逻辑性公正性
3: 批判性思维是对思维方式的修正,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全面考虑各个方面会出现的问题,多次思考.

第一章:成为公正的思考者
  1. 公正性的含义.
  2. 公正性思维的特质.
  3. 如何将公正思维内化为自己自我认同的一部分
  4. 思维特质有哪些?

1: 公正就是要求我们努力平等对待每一种观点
2: 思维谦逊、思维勇气、思维换位思考、思维正直、思维坚毅、对推理的信心、思维自主
3: 思考自己是否能够抵抗住外部遵从力量以及内部自我中心思想的影响.
4: 思维谦逊、思维勇气、思维换位思考、思维正直、思维坚毅、对推理的信心、思维自主.

第二章:你处于批判性思维前四个阶段的哪个阶段
  1. 如何通过练习来提高我们的思维水平?
  2. 如何意识到我们思维中的错误?
  3. 完善的思考者是如何进行思考的?

1: 每天回忆自己一天的思维,例如 今天哪些时候思维最好,哪些实收思维最差?
每天解决一个问题.将思维标准内化.坚持做思维日记.
2: 重塑自我性格,每个月选择一种思维特质.注意到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阻碍了思维的学习.关注自己的情绪.
3: 能够熟练的运用思维工具,应该就是一个完善的思考者吧?我也不知道…

第三章 自我理解
  1. 如何形成思维特质间相互关联的心理网络?
  2. 我们头脑中的什么机制在维护我们自身潜在的以自我为中心?
  3. 如何通过”计划性的训练”培养批判性思维?

1: 我们即刻的欲望、痛苦、想法和感受深深地主导了我们的生活.出于本质上的自私,我们去寻找自我满足.我们需要你自觉的意识到自身的这些倾向,并有意识的通过客观思考去客服它.这要求我们将自己的思维分为两类:1.自我为中性的思维方式.2.理性公平的思维方式.
2: 大脑拥有3个基本的功能:思维感受需求.每一个积极的想法,我们的头脑会很自然的倾向于产生积极情感.相反,对于每个消极的想法,大脑倾向于产生消极的情感.思维的差异导致了行动和情感体验的差异.
3: 将所学与生活 问题建立联系.当学术逻辑在我们生活中产生积极的意义时,我们会被激发去了解更多内容.如果学习变成了一项苦差,你看不到其中的价值,你会尽可能地拖延.整合理智和情感学习的一个关键点在于,识别出每门学科中的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帮助你理性的思考.

第四章 思维的组成
  1. 如何将思维分解为不同的成分?
  2. 什么是思维推理?
  3. 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1: 目的·观点·假设·意义和结果·推理和判断·理论·解决问题.
2: 推理具有目的性,这一目的性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思考都是与其目标、欲望、需求及价值观相一致的.推理过程常常从一定的立场出发,这是指我们的思维具有指向性.推理是根据特定的问题或论点.
3: 思维的本质就是如何使用所有能获取的信息,来推理出事物的因果关系.

第五章 思维标准
  1. 什么是最简化的思维标准?
  2. 如何理解思维标准?
  3.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标准评估思维中的一个或多个元素?

1: 清晰性 准确性 精确性 相关性 深度 广度 逻辑性 重要性 公正性
2: 批判性思考者需要思考如何提问,而引发自我思考.可以通过提问来提升思维标准.

标准思维 问题 描述
清晰性 1.可以详细描述那个观点吗?
2.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那个观点吗?
3.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嘛?
是最基本的标准
准确性 1.是真的吗?
2.如何检查不是准确的?
3.如何确定他的准确?
要表达出与实际事物相一致的信息
精准性 可以给我更多的细节吗? 细节能够优化我们的思考
相关性 它是怎样对问题产生影响的? 相关性思维让我们的思路保持在正常轨道上
深度 1.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中最重要的因素?
2.你的答案是怎样解决这个复杂问题的?
更需要积极思考其中的复杂性
广度 1.需要考虑另一个观点吗?
2.是否存在另一种方式看待这个问题?
更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逻辑性 1.这些组合起来后具有逻辑吗?
2.是根据论据推断出来的吗?
相互支持并能结合的有意义,这样的思维才有逻辑
重要性 1.需要明确问题中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
2.这些问题中的哪一个是最重要的?
需要考虑最重要的观点或概念
公正性 1.这些假设合理吗?
2.我考虑到其他可能的证据了吗?
公平的思考

3: 每一个元素都含有可能出现的错误找到,使用一些检查点,可以提升思维标准.
(1) 所有的思考都有一个目标.
(2) 所有思考都是澄清一些事实,去发现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
(3) 所有的思考都要来自一些观点.
(4) 所有的思考都是根据数据、信息和论据做出来的.
(5) 所有的思考都通过概念和理论来表达并塑造.
(6) 所有的思考都觊觎假设.
(7) 所有的思考都会产生一些意义和结果.
(8) 所有的思考均包含推理,以及能够得出结论、赋予数据意义的解释.

第六章 培养良好思维的提问
  1. 提问在发展思维中有何作用?
  2. 三种问题类型是什么?如何以此对提问进行”快速启动”?
  3. 苏格拉底式提问是什么?

1: 答案不能推动思维的发展,真正能推动思维发展的是问题.提出问题有助于我们清除任务要求,清楚与表达相关的问题,并是我们了解需要处理的事物.问题的质量决定着你思考的质量.
2: (1) 基于事实的问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2) 基于偏好的问题.纯粹主观意见.(3) 基于判断的问题.并不止一个可行的答案.
可以在学习时区分问题的三种类型.寻找拥有确定的或正确答案的问题.此外,最为重要的的是,要找出那些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接近于可争论的问题.
3: “苏格拉底”为一般提问方式增加了系统性、深度和强烈的提问兴趣.我们可以从下列方式中提升提问方式.(1) 关注问题类型.(2) 关注思维标准.(3) 关注思维元素.(4) 关注问题优先次序.(5) 关注思维领域.

第七章 掌握思维,掌握内容
  1. 如何超越表面化记忆进行深度学习?
  2. 内容和思维的关系是什么?
  3. 如何运用思维模式来思考?

1: 死记硬背是不可行的,洞悉内容和思维的关键在于,要清楚内容代表了特别的思维方式,需要理解所学内容和思维的关系.所有的内容都是由概念组成的,所有内容逻辑上市相互依存的.
2: 通过思维理解内容,通过内容进行思考.
3: (1)所有的思维都有目的.(2)所有的思维都至少提出一个问题.(3)所有的思维都需要信息支持.(4)所有的思维都包括推论.(5)所有的思维都包括假设.(6)所有的思维都包括预测.(7)所有的思维都包括观点.(1)所有的思维都概念.

第八章 了解优秀思维者是如何学习的
  1. 我该如何选择并练习哪些策略,可以使自己的学习更有成效?
  2. 课程和学科必要的思维模式是什么?

1:优化学习的策略很多,但并不是每一种策略都需要掌握,找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1) 成为一个勤学好问者,通过问题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没有掌握哪些.(2) 尽可能的将学到的内容与现实问题连接起来,注重实际运用. (3) 经常问自己能否清晰的解释知识,且能让他人准确的听明白.
2:可以从下面八个结构性问题来界定任何思维模式:
(1) 该课程或学科的目标是什么?
(2) 核心问题是什么?
(3) 基础概念是什么?
(4) 深入学习该学科需要运用哪些信息?
(5) 要做出推理,需要哪些观点和参考文献?
(6) 定义这门课程或学科的假设是什么?
(7) 我需要哪种结论来学习如何推理?
(8) 这门学科中科学推理的意义是什么?

第九章 重新评估自己思考和学习的水平

1.哪些方面应该是模范学生的评判标准?

1: (1).提出重要的问题和论点.
(2).精准清晰地分析关键问题.
(3).识别可疑的前提假设.
(4).有效阐述关键观点.
(5).识别出相关的竞争性观点.
(6).审慎地呈现重要的意义和结果.
(7).根据学科中清晰陈述的前提假设进行认真推理.

第十章 决策和问题解决
  1. 如何克服思维狭隘?
  2. 如何提高自己的掌握决策和问题解决的技巧?

1: 思维过于狭隘很难改正,因为没人愿意相信自己的思维过于狭隘.实际上,思维越窄的人越觉得自己视野开阔.克服思维狭隘,下面两个规则是有用的:规则一:总会有办法的.规则二:总会有另外的解决办法.
2: (1) 对我们生活中决策的本质和作为做出批判性思考.(2) 判断我们生活中的大问题,进而专注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3) 系统地采取某些策略来提高我们有效做出理性决策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第十一章 应对自身的非理性
  1. 什么是自我中心思维?

1: 自我中心思维源于我们人类天生的狭隘倾向,本能地以符合我们利益的方式解释情景和他人的行为.
“因为我相信它,所以它是真的.”
“因为我想相信它,所以它是真的.”
“相信它符合我们的利益,所以它是真的.”
“因为我一直相信它,所以它是真的.”

第十二章 如何甄别新闻中的媒体偏见和宣教
  1. 对于新闻如何做到客观性?

1: (1) 确定新闻报道和历史记载中作者的观点.
(2) 确定新闻报道和历史记载中的目标受众.
(3) 确定文章中否定和忽视的观点.
(4) 区别新闻报道中的原始事实和报道中加进去的解释和编造.

第十三章 谬误:心理诡计和操纵诡计

了解人心,就是了解自我欺骗.

  1. 44种赢取辩论的诡计是什么?
观点 范例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将对手对你的指责奉还给他.
你说我不爱你,我认为是你不爱我!
指责他犯了滑坡谬误 A不是很糟糕,但是A导致了B,B导致了C,C兼职糟糕透顶
诉诸权威 他们还会找一些科学家和”学识渊博”的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诉讼经验 指责对手的经验不具代表性,是偏颇、歪曲或主观的.
诉讼恐惧 记住,这些人威胁到我们的自由、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家园和我们的财产.
诉诸怜悯 在你批评总统之前,想想他在做着世界上最难做的工作吧.
诉诸大众偏好 回到家乡,和我能够真正信任的人在一起真好.
诉诸传统和信仰 操纵者会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相信.
采取一个圣洁的姿态 我们国家有最崇高的理想.当然我们会犯错,但是我们的动机是好的.
攻击他人 谩骂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窃取观点 我们是该站起来去捍卫自由和民主,还是任由恐怖主义和暴政所控?
要求完美 是,我支持民主,但是必须是真正的民主,这意味着在我接受它之前,这儿、那儿都要改变
制造出一个虚假两难 我们要么在发恐怖主义战争中失败,要么放弃我们一贯享有的自由和权力.
用类比和隐喻来支持你的观点 你难道不认为到了我们打击那些对待犯罪软弱的法官的时候了吗?
质疑对手的结论 你说的没有逻辑.你没能证实Y,只证实了X.
制造担忧:无风不起浪 凯文已经承认吸食大麻,这足以让我们看清他了.
稻草人谬误 那我想你是要释放所有的犯人,进而将我们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否认不一致或为不一致辩护 要么否定矛盾的存在,要么承认矛盾并称这是一个合理的转变
妖魔化对手的观点,神化自己的观点 用消极的词汇来描述对手即可
巧妙的回避问题 问:军队多久才能从X国撤兵?答:只要不需要,我们一天都不会多待.
迎合你的受众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是像你这样不会受骗的人.
隐藏自己所述 当面对压力时,他们会掩盖和回避.
忽视证据 为了不改变自己的立场,操纵者常常会护士证据
忽视主要观点 操纵者知道如果他们在某一议题上不能获胜,他们会想办法将受众的注意转移到另一个点上
攻击证据 没有证据能够是美国政府相信他们做错了.
大声坚持次要观点 我们将将攻击这座城市和一个必胜客快餐店.
采用”艰难、残忍世界”的论调 我们不希望看到战争,我们是被迫加入战争的.
做出笼统、粉饰的概括 我们忠诚于上帝、国家、热爱祖国、家庭和自由市场经济.
尽可能找到你对手的不一致处 发现对手的不一致,并能快速的指责对手的虚伪.
是你的对手看起来荒谬可笑 操纵者使用质疑策略,从而让他们的嘲笑看起来不像是酸葡萄.
简化问题 把你的同情心留给受害者吧,而不是那些罪犯.
一直反对 我会一直提出反对,没有什么能让我相信对手的观点.
按照自己的方式重写历史 你总是看到我们哪里做错了,怎么不去看看我们做对的事情呢?
找到自己的既得利益 你也会这样.
改变论据 如果这都不算接受过教育,我不知道什么才叫受过教育.
转移举证责任 你难道没有反对自由贸易吗?
歪曲、歪曲、歪曲 大多数人已经放弃获取纯粹事实的希望,将自己与歪曲的报道为伍.
含糊的概括 是我们强硬起来的时候了,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打击犯罪.
故弄玄虚,双言巧语 我们做就是正确的;他们做就是错误的.
撤下弥天大谎 操纵者不怕,他们知道如果他们足够坚持,人们就会相信.
将抽象词描绘的像真的 我们是自由的代表.
转移受众注意力 真正需要我们关心的是,所有政府都在监管他们的工业.
诉诸统计 你知道吗?有78%的学生读了这本指南后,提高了1.33个水平.
双重标准 我们谴责入侵(除非我们是入侵者)
第十四章 努力变成一名有道德的推理者
  1. 为什么人们对道德感到困惑?

1: 这源于我们与生俱来的同理心 __ 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位置,对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

第十五章 策略性思维:第一部分
  1. 思维、感受和需求是相互依存的.
  2. 这是有逻辑的,并且你能把它弄清楚.
  3. 进行定期评价,提高思维的质量.

1: 我们不能够立即改变我们的需求和感受,我们只与思维有直接联系.即使我对情景的理解是合理的,我的愤怒是合理的,但是考虑到情景的各个方面,我的行为不一定是合理的.愤怒是合理的,但不能因此就做出非理性的行为.
2: 情景有逻辑,个人行为也有逻辑.有外显和和内隐的逻辑,也有公认的和隐藏的逻辑.像质疑自己身边人的思维逻辑一样,质疑你自己的思维逻辑.
3: 一定要从思维的标准中来评估自己的思维,熟练从不同的角度来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评估.

第十六章 策略性思维:第二部分
  1. 自我中心是默认的心理机制.
  2. 审慎对待我们周围人的自我中心 .
  3. 人们倾向于做出超过个人经验的总结.
  4. 误把自我中心思维作为理性思维.
  5. 自我中心思维是自动发生的
  6. 我们经常通过控制或顺从来谋取权力
  7. 人类的社会中心倾向是天生的
  8. 理性的发展需要练习

1: 人类的心理具有二元性的:一方面,人类具有非理性的本能倾向;另一方面,又具有追求理性的能力.我们必须有能力去监控自我中心的非理性倾向,并且用理性来制衡非理性倾向.
2: 人越是自我中心,就越拒绝承认自己的自我中心.从他人的观点进行思考,我们就可能预测我们周围人的自我中心反映.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调整自我反应来回避掉他人自我中心的影响.
3: 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深刻全面的”大图”思维框架,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全面地考虑观点,我们能够将自己的直接自我中心倾向减到最小.
4: 没有真正思考反对观点,对反对者形成刻板印象、护士相关证据、情绪化地反应,以及为非理性的行为找借口.
5: 我们能够拒绝收到原始需求和思维模式的控制,能够给主动地用理性思维来取代自动的自我中心思维.
6: 我们对人类生活中控制和顺从的模式了解得越深,我们就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觉察到他们.
7: 我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不加鉴别地遵守我们群体的规则和期望.
8: 我们要培养自己经常评价自身思维清晰度、准确性、逻辑性、重要性、广度、深度以及合理性的习惯.

第十七章 成为一名高级的思考者:总结

因为人生来倾向自欺,所以必须主动调控自己的思维.慢慢蹭蹭的看了半年,总算是把这本书草草的看过一遍,其中的道理和方法还是不怎么理解,可能真的需要在看很多遍,去实践很多遍才能稍微理解吧.不过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不会成为高级批判性的思考者,就像高校棒球运动员中不会有很多人发展成为专业棒球运动员.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开发自己的头脑,以及不断地反思批评.这是第一次读完留下的笔记,以后如果有什么思考也慢慢记录吧.

--------2017年12月14日10:56:44